2014-2015年魅族与小米的发展历程及背后故事
上期我们聊到了2014年小米发布第四代手机,魅族开启魅蓝品牌,两个品牌在这一年走上发展快车道。2014年之前魅族未尝试融资扩大规模,或许黄章有信心无需融资做大,也或许是传言如此。黄章不想稀释股份、分享心血,这些都不重要。因为2014年2月8日,黄章回归了。他或许想开了,或许想改变了。一个公司想要飞得更远,就不能太小家子气。相比于股权激励,融资和扩大战线或许是魅族最迫切需要的。2014年7月28日,有消息称魅族在六月完成了首轮融资,融资金额超过了20亿元人民币,公司估值超过200亿元,约合人民币32.2亿美元,记住这个数字,这也是魅族成立以来首次完成大规模融资。9月2日,在鸟巢西北角那个被称为折扇的国家体育馆副馆内,魅族发布了1799元的MX4,完成了从一个小众品牌走向大众的蜕变,却也走上了小米的道路。而这一年的12月,小米迎来了一轮融资11亿美元,这个时候小米估值已达450亿美元。还记得上面的32.2吗?是的,这也是几年前你还在一直对比的两家公司和产品。其实魅族和小米在很早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公司了。这辉煌的开始掩盖了即将到来的黑暗,2015年2月9日,魅族终于抱上了佛脚,获得阿里5.9亿美元投资拥抱资本,让魅族从饥渴走向了温饱,也有了机会施展拳脚。而也正是这一年,魅族或许明白了自己的市场想要玩得更大,那产品线就必须全覆盖,高中低端。这一年,魅族在国家会议中心一共开了6场发布会,发布了pro 5、MX5、魅蓝note 2、魅蓝metal等等产品,形成了pro MX魅蓝三条覆盖高中低端的产品线,战略感觉非常清晰。可喜的是,2015年魅族国内销量从2014年的440万台一下子猛增到了2000万台,成为了15年全球手机增长率最高的品牌。但在这耀眼光芒背后,2015年魅族却净亏损10.37亿元,公司负债总额近89亿美元,净资产总额 -16亿元。急速扩张的产品线和生产数量,让这个曾经小而美的品牌品控一路下跌。MX4系列产品跳电耗电,超窄边框屏幕出现点胶漏胶问题。频繁投诉让魅族成为中国质量新闻网315专题头条新闻。这样一份答卷,无论是魅族还是出大钱的阿里肯定都不满意。但此时魅族好像无暇顾及,眼里只有小米,仿佛产品好不好、口碑怎么样、未来产品线怎么布局都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要比小米强。其实从营销也能看出,2014年底开始,魅族营销就充斥着diss小米这些关键词,尤其是2014年年底魅蓝手机预热海报上,魅族甚至用了卡、慢、丑、小、糙的文案,颇显流氓。2015年整年发布会上,白永祥的每句全面超越,发布会每个环节都明显针对小米,是不是很熟悉,最近好像也有人一直说全面超越、无死角碾压,当然这不是让大家对号入座。此时掌管魅族营销的正是魅族三剑客之一,大家非常熟悉的连呼吸都在营销的李楠。我个人很欣赏并喜欢南总。而这个胖子现在却没法再给大家带货了。贴身肉搏。小米性价比最高的营销策略,让李楠和他团队确实把魅族声量带到了历史巅峰。事后回顾,无论对错,依靠低端走量扩充产品线策略并非黄章所愿,但2000万销量让魅族有点冲昏头脑,仿佛抓住未来希望,于是魅族有点疯狂了。
**《手机品牌发展攻略:魅族与小米的起伏之路》**
在手机行业的激烈竞争中,魅族和小米曾是备受瞩目的品牌。2014年,魅族开启全新子品牌魅蓝,同年小米发布第四代手机,两个品牌自此走上发展快车道。
融资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。2014年之前,魅族未尝试融资扩大规模,或许黄章有信心无需融资做大,也或许是传言如此。但2014年2月8日黄章回归后,魅族意识到融资和扩大战线的迫切性。7月28日,魅族完成首轮融资,融资金额超20亿人民币,公司估值超200亿。这为魅族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产品线的布局直接影响品牌的市场覆盖。魅族在2015年明白要扩大市场,产品线必须全覆盖高中低端。于是这一年在国家会议中心开了6场发布会,发布多款产品,形成了pro、MX、魅蓝三条产品线,战略清晰。
销量是衡量品牌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。2015年魅族国内销量从440万台猛增到2000万台,成为全球手机增长率最高的品牌,看似成绩斐然。
然而,品控问题却给魅族带来了困扰。急速扩张导致MX4系列产品出现跳电耗电、点胶漏胶等问题,频繁投诉让魅族登上中国质量新闻网315专题头条。
营销手段也在品牌竞争中起着关键作用。2014年底开始,魅族营销充斥diss小米关键词,从预热海报到发布会,都明显针对小米。掌管营销的李楠凭借小米式性价比营销策略,将魅族声量推至历史巅峰。
黄章对魅族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划,依靠低端走量扩充产品线策略虽非其初衷,但2000万销量让魅族有些冲昏头脑。
对于想要了解手机品牌发展的人来说,魅族和小米的这段历程充满了启示。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融资、产品线、销量、品控、营销等多方面因素对品牌发展的影响。希望大家能从它们的故事中汲取经验,在选择手机品牌或关注行业动态时,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判断。无论是追求高性能、高性价比,还是注重品牌发展历程,都能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,做出更合适的决策。
魅族,小米,融资,产品线,销量,品控,营销,黄章,李楠,阿里
[Q]:2014年魅族有哪些重要发展事件?
[A]:2014年2月8日黄章回归,7月完成首轮融资超20亿,9月发布MX4。
[Q]:魅族2015年产品线布局是怎样的?
[A]:形成pro、MX、魅蓝三条覆盖高中低端的产品线。
[Q]:2015年魅族销量情况如何?
[A]:国内销量从2014年的440万台猛增到2000万台,成为全球手机增长率最高的品牌。
[Q]:魅族在品控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?
[A]:MX4系列产品跳电耗电,超窄边框屏幕点胶漏胶。
[Q]:魅族2014 - 2015年营销有什么特点?
[A]:2014年底开始营销充斥diss小米关键词,发布会环节明显针对小米。
[Q]:魅族首轮融资情况是怎样的?
[A]:2014年7月28日消息,六月完成首轮融资,融资金额超20亿人民币,公司估值超200亿。
[Q]:黄章对魅族发展策略的态度是怎样的?
[A]:依靠低端走量扩充产品线策略非其初衷,但2000万销量让魅族冲昏头脑。
[Q]:2015年魅族获得了怎样的投资?
[A]:2015年2月9日获得阿里5.9亿美元投资。
**《手机品牌发展攻略:魅族与小米的起伏之路》**
在手机行业的激烈竞争中,魅族和小米曾是备受瞩目的品牌。2014年,魅族开启全新子品牌魅蓝,同年小米发布第四代手机,两个品牌自此走上发展快车道。
融资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。2014年之前,魅族未尝试融资扩大规模,或许黄章有信心无需融资做大,也或许是传言如此。但2014年2月8日黄章回归后,魅族意识到融资和扩大战线的迫切性。7月28日,魅族完成首轮融资,融资金额超20亿人民币,公司估值超200亿。这为魅族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产品线的布局直接影响品牌的市场覆盖。魅族在2015年明白要扩大市场,产品线必须全覆盖高中低端。于是这一年在国家会议中心开了6场发布会,发布多款产品,形成了pro、MX、魅蓝三条产品线,战略清晰。
销量是衡量品牌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。2015年魅族国内销量从440万台猛增到2000万台,成为全球手机增长率最高的品牌,看似成绩斐然。
然而,品控问题却给魅族带来了困扰。急速扩张导致MX4系列产品出现跳电耗电、点胶漏胶等问题,频繁投诉让魅族登上中国质量新闻网315专题头条。
营销手段也在品牌竞争中起着关键作用。2014年底开始,魅族营销充斥diss小米关键词,从预热海报到发布会,都明显针对小米。掌管营销的李楠凭借小米式性价比营销策略,将魅族声量推至历史巅峰。
黄章对魅族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划,依靠低端走量扩充产品线策略虽非其初衷,但2000万销量让魅族有些冲昏头脑。
对于想要了解手机品牌发展的人来说,魅族和小米的这段历程充满了启示。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融资、产品线、销量、品控、营销等多方面因素对品牌发展的影响。希望大家能从它们的故事中汲取经验,在选择手机品牌或关注行业动态时,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判断。无论是追求高性能、高性价比,还是注重品牌发展历程,都能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,做出更合适的决策。
魅族,小米,融资,产品线,销量,品控,营销,黄章,李楠,阿里
[Q]:2014年魅族有哪些重要发展事件?
[A]:2014年2月8日黄章回归,7月完成首轮融资超20亿,9月发布MX4。
[Q]:魅族2015年产品线布局是怎样的?
[A]:形成pro、MX、魅蓝三条覆盖高中低端的产品线。
[Q]:2015年魅族销量情况如何?
[A]:国内销量从2014年的440万台猛增到2000万台,成为全球手机增长率最高的品牌。
[Q]:魅族在品控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?
[A]:MX4系列产品跳电耗电,超窄边框屏幕点胶漏胶。
[Q]:魅族2014 - 2015年营销有什么特点?
[A]:2014年底开始营销充斥diss小米关键词,发布会环节明显针对小米。
[Q]:魅族首轮融资情况是怎样的?
[A]:2014年7月28日消息,六月完成首轮融资,融资金额超20亿人民币,公司估值超200亿。
[Q]:黄章对魅族发展策略的态度是怎样的?
[A]:依靠低端走量扩充产品线策略非其初衷,但2000万销量让魅族冲昏头脑。
[Q]:2015年魅族获得了怎样的投资?
[A]:2015年2月9日获得阿里5.9亿美元投资。
评论 (0)